欢迎进入碳和科技官方网站!
今天是
碳和科技
Hot Information
热点资讯

公益行动 您的位置:主页 > 热点资讯 > 公益行动 >
中国湿地博物馆:牵手国际“朋友圈” 保护候鸟“生命线”
你知道吗?人们在杭州偶然看到的鸟儿,很有可能是从俄罗斯远道而来的客人。 西溪湿地西溪湿地 这是因为世界上最繁忙的候鸟迁飞通道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通道从杭州经过,连接着
简介          ∨

  你知道吗?人们在杭州偶然看到的鸟儿,很有可能是从俄罗斯远道而来的“客人”。


西溪湿地西溪湿地

      这是因为世界上最繁忙的“候鸟迁飞通道”——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通道从杭州经过,连接着俄罗斯远东地区、东亚、东南亚,直到南半球的澳大利亚、新西兰,世界上43%的候鸟经由此路迁徙。

      长途飞行中,鸟儿们不时要停下来歇歇脚,杭州就是它们的“驿站”之一。“驿站”环境好不好,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候鸟种群的健康成长。

      正值第42个浙江省“爱鸟周”,近日,中国湿地博物馆以鸟类科普为契机,与俄、英两国相关公益组织机构签署了合作备忘录,推动下一步围绕湿地生态科普的国际交流合作与宣传,为杭州创建国际湿地城市加强全球连线,输出“杭州经验”。

      保护湿地就是保护候鸟

      杭州做了哪些努力?

      上个月,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的工作人员在莲花滩观鸟区拍摄到省级保护动物反嘴鹬。这是西溪湿地第一次监测到这种鸟类,这群黑白相间的小水鸟,还登上了新闻头条。

      不止反嘴鹬,近年来,朱鹮、青头潜鸭、东方白鹳、白尾海雕等珍稀鸟类相继在西溪湿地出现,这里已经成为鸟儿们最喜欢“落脚”的地方之一。

    “西溪湿地刚开始建园的时候,鸟类只有79种,去年年底,我们统计下来已经有203种鸟了。”浙江省野鸟会秘书长范忠勇说,西溪湿地生态环境的改善,是鸟类越来越多的关键原因。

       自2003年至今,通过清淤疏浚、截污纳管、科学配水、生物治理等措施,西溪湿地水质总体保持在Ⅲ类以上,核心区域的水质已稳定在Ⅱ类以上。西溪的水造就了“荡、漾、堤、塘、岛”的丰富景观,动植物种类显著增加,形成了优质的湿地生态系统。

    “健康的水质会让水鸟到来时能够吃到足够多的食物,储存体力继续飞往下一站。”澳大利亚珍稀鸟类专家菲尔·斯特劳曾告诉媒体,迁徙的过程对于候鸟来说是一段漫长的旅程,湿地环境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珍稀鸟群的生存状况。保护候鸟,关键就在保护好栖息地生态,已经成为业界共识。

      杭州对湿地的保护不止在西溪。近年来,杭州大力实施西湖、西溪、湘湖、铜鉴湖、阳陂湖等湖泊湿地修复提升工程,全市湿地保护率从2020年底的51%提升至63%,已有省级以上重要湿地7处,建成湿地保护小区18处,实现新安江、富春江、钱塘江、苕溪和京杭大运河全域保护。今年,杭州钱塘大湾区省级重要湿地公园的建设也提上日程,不久的将来,钱塘江入海口将诞生一个近西溪湿地五倍大的湿地公园……

      目前,杭州正在举全市之力,全力推进国际湿地城市创建,候鸟们的“杭州驿站”,将拥有更优越的生态。

      主动参与 协作保护

      杭州牵手国际“朋友圈”

      保护候鸟,从来都不能“孤军奋战”。

      拿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通道来说,这条全世界最繁忙、覆盖范围最广的迁飞通道,共涉及22个国家和地区,且大多数地方人口稠密、经济发达。任何一个候鸟栖息地遭到人为破坏,都有可能造成物种的灭绝。

      为了保护这条漫长的“生命线”,近年来,许多跨学科和跨国界的机构、组织、个人合作推动了多项湿地保护措施,改变了这条迁徙路途上候鸟的命运。

     2008年,中国加入了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飞区伙伴关系,和其他国家分享了许多在候鸟研究、保护和管理方面的经验;2018年7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强滨海湿地保护严格管控围填海的通知》,除国家重大战略项目外,全面停止了新增围填海项目审批;2022年,《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在湖北武汉召开,我国再次强调,“中国将推动国际交流合作,保护4条途经中国的候鸟迁飞通道”。

     创建国际湿地城市中的杭州,正在主动参与。

     中国湿地博物馆相关负责人介绍,每一个候鸟栖息地都是候鸟迁徙的重要枢纽,多国的协作会让珍稀水鸟的生存环境持续变好。“与俄罗斯、英国的友好合作只是我们的第一步,接下来,我们将推动牵起更多迁飞通道上的国家与地区相关组织,进一步推动湿地保护的杭州经验走向世界。”

     国际湿地公约组织原秘书长皮特·布里奇华特认为,杭州的湿地保护与利用,为21世纪全球城市湿地提供了科学有效的经验。自2002年以来,杭州相继实施了西湖、西溪、运河综保等工程,找到了湿地保护与利用的最佳平衡点,走出了一条保护和合理利用双赢的湿地保护“西溪模式”。

      加强湿地保护已成为杭州城市发展和治理的鲜明导向,打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共荣的宜居城市已成为杭州湿地保护最鲜明的标识。

      关注身边 放眼未来

      让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

      在杭州,鸟儿的事有时比人的事更重要。

      这几天,杭州市余杭区仁和街道洛阳村正在推进耕地功能恢复工程。然而,一群鹭鸟的出现,让村里一块土地的复耕按下了“暂停键”。

       为了不影响鹭鸟孵化生命,余杭区决定将工程推迟3个月。这意味着村里需要在6月底完成省市非粮化整治要求的计划必然会受到影响,村民的土地流转租金也可能会少收半年。

       这不是杭州第一次为生态“让路”。在西湖,鸳鸯护卫志愿服务队连续7年守护“西湖精灵”,每年来西湖筑巢的鸳鸯,要从树洞跳下,走到湖中觅食。过马路的时候,不仅有服务队的志愿者护卫,车辆也会为它们让行。

     “守护湿地生态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已经成为杭州市民的一种自觉、一种时尚。”中国湿地博物馆相关负责人介绍,杭州爱鸟、护鸟者甚多,每年博物馆推出的自然科普活动都受到各个年龄层市民的欢迎。

       今年浙江省“爱鸟周”期间,中国湿地博物馆特别联合了浙江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野鸟分会、杭州市鸟类与生态研究会,推出了《城市观鸟入门指南》《鸟类科普读物推荐》两套短视频,不少观鸟圈里的“大咖”都参与了拍摄,为大家讲解自己多年的观鸟心得。

     “我觉得野外调查不只是我们业内人士可以做,而是大众都可以参与的公民科学。”参与短视频拍摄的浙江省野鸟会秘书长范忠勇说,当大家都具有基本的鸟类辨识能力,学会观察身边的鸟类,就可以为杭州的湿地保护提供更多参考资料,这就是自然科普的重要意义之一。

       为了吸引大家关注我们身边的“小鸟朋友”,中国湿地博物馆还联合antao安道设计师占敏利用枯树枝、湿地里产生的垃圾、废旧物品等制作出了一辆野鸟巡游车,以更灵活、更具互动性的方式,让自然科普走进千家万户。

       未来,中国湿地博物馆将结合西湖区生态环境特点,聚焦西湖区“六六行动”的发展重点,奋力打造高水平开放实践范例,围绕湿地自然教育与保护经验,转化形成可复制推广的公民科普项目,打造湿地宣教模式范本,为国内外湿地公园、湿地保护区提供先行经验。

二维码
碳和科技 电话:029-85992955 传真:029-85992955 邮箱:shanxitanhe@foxmail.com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曲江新区汇新路曲江国际金融中心2205
Copyright © 2018-2023 碳和科技 版权所有 备案号:陕ICP备2023009657号-1   技术支持:医链集团产研中心